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是2011年底筹建发起,2016年经省民政厅正式登记,2017年经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批准成立“省小微企业商会党支部”,2019年底被授予“党建示范点”,目前会员有3000余家。近年来,商会以“心系小微发展、赋能产业升级、助力民族复兴”为使命,树立“小微人”新形象,推动会员企业进一步发展。2019年,获得4A等级。今年,将参与申报省工商联“四好商会”。
一、狠抓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
(一)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党建制度
严格按照非公组织党支部建设要求,规范组织架构,党支部由支部书记统一领导,下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并详细分工、各司其职。按照年度党建工作安排,各委员定期向支部书记汇报工作,落实党务公开,做到每次党建活动前有计划有安排、活动中有组织有内容、活动后有总结有报道。党支部制定了《党支部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等十余项相关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学习教育,党员活动日常态化开展
党员活动日常态化。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和会员前往大蜀山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接受洗礼和教育,提升民营企业家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信心。
(三)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践行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党员会员多次带头捐款捐物,助力抗击疫情,彰显小微力量。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复工复产工作组,通过各种渠道为会员企业寻找防护用品、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困难、提供政府各项政策扶持信息等,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帮助会员企业恢复生产。
二、坚持公益慈善、助力攻坚脱贫
省小微企业商会秉承“正念、利他、感恩、共赢”的小微价值观,组织会员先后开展“帮扶助学”、“医疗扶贫”、“捐建9座公益图书馆”等公益活动。今年4月份积极响应省民政厅的“百社进百村”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商会已向帮扶村-颍上县牛庙村捐款、捐物10多万元。
针对今年的洪灾,商会迅速发起“向抗洪救灾一线英雄慰问”倡议书,受到小微家人的积极响应,筹集到数万元的各种捐赠物资及善款。7月26日上午,商会全体党员和爱心企业家一行30余人,携带食品、生活用品等,前往庐江县庐城镇城北小学“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的抗洪指挥部,向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英雄子弟兵进行慰问。
三、探索办会新思路、创新实践促发展
1、商会自创“微咖分享”自媒体品牌栏目,每周邀请专业人士开播分享,旨在通过培训学习,增进会员的沟通交流。商会还创新开辟“优秀会员企业展播”栏目,以提高会员企业的知名度,深受会员欢迎。
2、2020年,与会员单位江南醇酒业、派普商学院、丽丰璞羽山、和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多方面进行孵化扶持,打造商会服务的样板企业和新模式,以点带面树立标杆。
3、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提升会员综合素质。每年商会均有针对性地组织多场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管理等专场培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商会氛围。
4、每年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时节前,商会通过网络平台,以“会员企业优质产品展”的形式,免费帮助会员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5、7月份,我会成立“金融事业部”、“健康事业部”、 “青年委员会”,之前还成立了“法律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整合商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商会的服务特色和竞争力。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决贯彻“两个覆盖”的指示精神。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加强商会建设。
二、开发服务新模式,提升会员归属感。继续本着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理念,探索各项创新实践工作,加大对会员服务力度,让会员感受商会的真诚与作用,反过来增进会员对商会的凝聚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加强商会文化建设。商会文化是商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把商会做大、做强、做持久的不竭动力。努力打造具有个性标签和品牌特色的商会文化。
四、加强自身造血功能。会费是商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随着商会未来的发展,会费的收取标准呈下降或减免的态势。如何自身造血、保证商会的正常运转,就成为商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商会正积极探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希望能得到领导们的支持和指导。
五、探索成立“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省工商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商协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将探索组建“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拓展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