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纽带作用

日期:2021-02-08 浏览:

2020年,在省广电局、省民政厅、省社科联、中广联合会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各会员单位和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配合下,我们根据广播影视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行业,服务会员,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广播影视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全省广播影视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疫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抗疫战打响后,各会员单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积极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宣传引导工作,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发出对声音,传递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疫情防控期间,联合会秘书处在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官网上及时发声,首次对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战“疫”记者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3月11日,在省局官网上策划开辟《致敬战“疫”记者》专栏,一个多月内,共编辑刊发报道54篇,展示我省60余名战疫一线记者担当与奉献的感人事迹;与此同时,联合会在多个会员群中及时跟进、广为转发,扩大宣传,激励斗志,营造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舆论氛围。全省广播电视各会员单位迅速行动,开设专题专栏300多个,制播“防疫抗疫”公益广告268部,网络视听服务机构发稿近10万条,安徽卫视推出了“携手抗疫,温暖守望”“亲爱的她”等特别节目。省内影视制作机构免费提供播放版权32部(期)。全省应急广播大年三十紧急启动,迅速发布防疫知识和各地防控要求,累计发布信息近亿条。淮南的舆情防控《三句半》、阜南的快板书《众志成城战疫情》、亳州“村支书广播喊话”等接地气、入民心,老百姓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纷纷走红网络,获得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一致好评。疫情期间,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短短三天时间就征集到了500多分钟的一线战“疫”素材,成功制作了纪录片《春天的战疫》,并在安徽卫视播出,对激起全省人民战胜疫情、鼓舞志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疫情期间,影视节目工作委员会积极协调省内外多家影视制作公司无偿提供9部动画片、5部电视剧、4部纪录片、9期电视节目和5部电影供全省各市县广播电视台播放。为了进一步推广放大抗疫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安广联合会及时转发中广联合会征集“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主题公益传播优秀案例的通知,要求各广电媒体积极报送,安徽广播电视台《助农战疫》、六安市广播电视台《致敬勇敢的逆行者》等作品获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发展中心优秀原创作品奖。

二、积极探索,高度关注,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19年1月10日中宣部印发的八部委《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近年来,省广电联合会在合肥召开“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运营研讨会”、在肥东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交流研讨会的基础上,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予以高度关注,及时发现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岳西县融媒体中心在岳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一年多来,通过实施“六个打破”(在理念上,打破传统传媒意识,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架构上,打破传统机构设置,重建了组织架构;在办媒上,打破传统平台局限,构建了“媒体+政务+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经营上,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实施综合服务套餐有偿服务;在管理上,打破传统身份界限,用绩效评判考量激励;在人才培育上,打破传统岗位界限,致力于全媒体人才培养),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形成了自己的融媒矩阵,有效促进了媒体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联合会收集整理于2020年5月23日专门编印了第3期简报,转发推广了他们的做法。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和中办国办文件要求,根据中广联合会要求,黄红文主席带队专程到1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了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与现状、经验与做法、存在问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发展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三、规范运作,激励创新,认真实施评奖活动。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安徽广播电视奖评奖办法》,进一步规范评奖工作,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经过评委会评审、省局网站公示,最终评出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安徽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奖、安徽广播电视文艺奖、安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各类作品奖 805 件,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161件,二等奖275件,三等奖351件,年度名牌栏目13件。与此同时,推荐上报了三个序列的安徽新闻奖作品150篇,其中一等奖30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68篇,充分发挥了优秀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全省广播影视节目创优创新树立标杆。2020年,我们推荐上报的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国家级奖项共12件作品获奖。

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成功举办评析会。我们邀请中广联合会2016年在安徽举办了“全国广播电视创优创新获奖作品宣介会”之后,连续四年省局、省广电联合共同举办“安徽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获奖作品评析会”,202012月9日至10日举行的评析会邀请了全国广电行业著名专家作报告,采用“互动对话”的创新方式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解读和评析。大家对评析会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一致认为评析会越办越好,年年都有新提高,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业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五、加强协调,积聚力量,强化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影视部级社科项目研究, 近年来我们推荐报送了两个选题,经总局专家组三轮评审,均被列入获批立项名单之列,填补了安徽省多年来广播影视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的空白,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报送了研究成果。2020年来,全省52篇论文获得安徽广播电视论文奖,4篇论文获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

六、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发挥分会作用。2020年影视节目工作委员会围绕主题主线,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力度,他们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主线,采购了8部抗日题材的电视节目,及时发送至市县广播电视台,为市县台做好展播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响应省局号召,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8月初按照省局统一工作布置,积极开展向全省贫困地区捐赠电视剧、电影和戏曲电视节目30部,供全省24个贫困县广播电视台无偿播出;积极配合省局宣传处共同做好2020年“皖美呈现——影像安徽记录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作为影视节目委员会会长单位的音像资料馆从单位自有资金中拿出46万元用于“皖美呈现”项目音像资料收集,共收集了《携手脱贫奔小康》《2020,我们在一起》两个系列28部纪录片资料,鼓励市县台创作更多更加优质的纪录片,发挥优秀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优秀纪录片;2020年共采购优质电视剧37部、1492集,供全省各市、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播出,极大地丰富了地方台的银屏,为广大受众送去了精神食粮,有力保障了市县台的电视播出任务。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积极响应省局抗疫指示,向纪录片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免费提供《大黄山》、《中国文房四宝》、《小岗纪事》等多部纪录片精品,丰富各地疫情期间的荧屏;疫情缓解后,纪录片工作委员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先后走访了多家成员单位,洽谈联合制作事宜;7月份,与凤阳县签订《小岗纪事》和《消逝的皇城》两个制作合同;10月份,支持全椒县电视台顺利完成多场网络直播;12月份,与桐城市签订了纪录片《桐城派》的联合拍摄合同。202010月14日至15日,在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的极力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纪录片高质量创作研讨会在合肥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新闻处处长滕勇到会指导,长三角四省市广播电视局分管副局长及纪录片管理职能处室负责人、长三角四省市广播电视台分管副台长及纪录片创作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省局副局长朱训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播放了长三角一体化纪录片创作交流宣传片,四省市广播电视局分别介绍了本省纪录片创作情况,围绕推进四省市纪录片创作合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重点研讨,交流创作经验,谋求深度合作;会议还就联合制作电视纪录片《潮涌长三角》、联合开展长三角特色小镇视频评选活动、联合开办《纪录长三角》电视纪录片栏目举行了启动仪式;会议期间,专门邀请了沪、苏、浙长期从事纪录片创作的知名专家老师,为我省纪录片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创作人员进行授课培训;11月7日,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具体承办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像书写”安徽纪录片创作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资深纪录片人刘效礼将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央视纪录频道总监梁红,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荣晖,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何颖,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聂庆义,安徽省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训义,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省文联副主席、省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禹成明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纪录片协会、省市广播电视台的优秀纪录片从业者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徽派纪录片的历史与现状,提升徽派纪录片品质与实力、推动徽派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性文化名片并登上国际舞台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大家还从徽派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影像技术、拍摄模式、题材内容等方面回顾了半世纪以来徽派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徽派纪录片创作团队不断壮大、题材内容不断丰富、作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变化,充分肯定徽派纪录片坚持平民视角、忠于社会现实的创作态度,一致认为徽派纪录片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独有的特质,并对徽派纪录片承担文化使命、开拓国际视野寄予殷切期待。2020年传媒艺术委员会疫情常态化期间,在做好参与者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各家影院做好排片计划和影评工作,开展影院观影及影评10次,参与人数约100人;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2020年9月19日在西郊刘园召开了首届安徽省首届网络电影与短视频学术研讨会,来自我省各有关单位的30多位学者专家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上就我省网络电影及短视频的产业动态、艺术状况、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专业、深入、热烈的探讨;会议期间,有关单位及人士之间建立了更加具体有效的工作链接;联合会为此专门刊发第4期简报,中广联合会转发,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2020年后疫情时期,艺委会影评部先后组织参加了《战国之无艳》新闻发布会和《白云之下》《蓝色防线》《灰烬重生》《1917》《风平浪静》等电影的观摩及导演见面会、新闻发布会数场活动;6月李贵宏在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广电节目监听监看简报发表《从<我爱健康>谈电视健康栏目的困足与发展》评论文章;9月黄永进、李贵宏代表安徽参加在郑州举办的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活动,任大众终评评委;11月李贵宏在安徽省广电局官网发表《逆境出英雄:影视传播学的一次特殊实战——谈<疫战到底>的创作意义》评论文章12月王冠、李贵宏、马梅、孔令斌等参加了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中青年新闻传播学者论坛活动;童加勃常务副主任多次在合肥学院作电影理论与实践相关内容讲学,深受师生欢迎;薛超、童加勃、杨恩慧、黄永进同志参与省广电局及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多部影视作品审查、省重点影视作品论证工作;2020年,费英凡老师个人写作影评12篇,自媒体全部发表,《安徽日报》发表5篇,总字数约3.5万;杨恩慧老师担任平安中国“三微”比赛评委、在安徽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堂”做《新中国优秀歌曲赏析》讲座、参加全国影协秘书长管理干部培训班、成功申报并主持202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智慧养老中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生参赛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2020安徽省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七、自律维权,行业规范,强化职业操守。认真贯彻中广联合会《广播电视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推动广电从业人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印发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教育引导广大从业人员明确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进一步强化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到目前为止,本会没有收到有关违背《自律公约》《职业道德准则》方面的投诉。

八、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协调,密切关系,与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与中广联合会、省社科联建立了沟通机制;与各会员单位建立了通讯联络QQ群和微信群;顺利完成了每年一度年检等工作;严格遵守局党组有关规定,不搞例外,自觉接受局财务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汇报制度,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秘书处先行研究提出方案后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