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荣幸代表安徽省浙江商会在这里进行交流发言!首先感谢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领导长期以来对安徽省浙江商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安徽省浙江商会工作的认同。我相信在此次交流活动中能够学习到兄弟商会更多的成功之处,下面我结合安徽省浙江商会的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借此与大家共同分享与交流:
一、商会情况简介
安徽省浙江商会于2002年8月正式成立,是安徽省首家异地商会,2018年4月被安徽省民政厅评为5A等级的社会组织,2020年10月,商会被浙江省工商联、浙江省总商会评为“优秀商会”。目前在皖开展经营活动的浙商共有50余万人,仅2020年,浙江在皖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182.2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始终名列安徽省异地投资总额前茅,成为异地在皖投资的主力军。全省各类会员企业近万家,涉及各行各业,主要是:房地产建设与开发、生产制造业、金融服务、环境保护、商贸物流、新能源电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文旅康养、医疗卫生、信息交户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业等。
二、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商会健康发展
安徽省浙江商会2008年4月成立党支部,始终围绕“抓党建、聚党魂、夯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切实加强商会党组织建设,确保商会健康发展。特别是为庆祝中共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4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举办为期三天的安徽省浙江商会会员企业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研习班,108位浙商企业家首次走进安徽省委党校,深入系统地学党史、明思路,进一步提升政治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首创了安徽非公企业走进党校学党史。
三、发挥浙商优势,推进“双招双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更好的投身“十四五”建设,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商会主动与政府招商中心、投资促进局等部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学习、调研、视察、走访等活动,如“浙商长丰行”、蒙城、桐城投资推进会、政府恳谈会,协助合肥市政府引进首批投资超2亿元的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湖州市供销社旗下的浙北金瑞商业管理公司;充分发挥商会优势,不断激发在皖浙商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中发挥作用,当好安徽的宣传员和招商员。
四、开创服务方式,引导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六稳”“六保”要求,配合“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要求,创新突破多项服务形式。
号召广大会员单位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商会秘书处组织专人对接相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协助政企沟通交流,在网站、公众号和会员微信群中开辟“众志成城战疫情,精准对接政策送”专栏,宣传和帮助会员企业关注领会与运用政府政策,正确分析研判市场,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政策送”活动的引导,帮助会员企业直接享受政府的各类资金补助和税收减免4000余万元,确保会员企业稳步高质量发展。同时商会在充分考虑工作实际和会员需求的基础上,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主动降低经营困难会员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生存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的会费,真正做到为会员企业减负松绑、减缓压力。
五、勇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热心公益慈善
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和攻坚之年。商会积极响应并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方案,开展了结对帮扶、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公益扶贫、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特别是安徽宝业建工集团设立的合肥宝业基金会近年来向社会捐助6000余万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反哺与回馈社会,荣获由长三角三省一市慈善基金会共同评选的“长三角慈善之星”。中环控股集团近几年累计向社会捐款8500余万元,董事长余竹云荣获中华慈善总会“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家”称号。
六、加强行为自律,强化自身管理
商会自成立以来,自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强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立足本地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打击政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宣传渠道,充分运用商会网站、公众号、《安徽浙商》报,加大并及时对合法的兄弟商会在发挥积极作用方面的宣传力度,树立健康向上的正面形象,搭建好安徽省浙江商会的新媒体平台。不参与成立或加入非法社会组织;不接收非法社会组织作为分支机构;不为非法社会组织进行虚假宣传;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