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现有在册副会长15名、常务理事58名、会员近千家。在省供销社和省民政厅社管局指导下,协会以“服务安徽茶产业”为宗旨,积极推动徽茶产业发展,发挥协会职能作用,当好政府助手,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服务茶企茶农,推广徽茶品牌,弘扬徽茶文化,引导行业发展,努力振兴徽茶产业。协会受到了社会肯定和会员认可,并获得多项荣誉,是“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社团组织。
一、工作成效。
1、宣传推广徽茶品牌
省茶协从2013年到2017年连续五年举办“中国徽茶春天行”活动,特别是2014年,安徽四大名茶品牌茶企广告首登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极大的提升了徽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形象。协会自2018年以来,积极开展茶叶品牌的挖掘、评选和商标注册保护等工作。评选出“2018中国徽茶最具影响力品牌”、“2018中国徽茶驰名品牌”、“2018中国徽茶优秀企业”、“2018中国徽茶经典旅游黄金线”、2019年在杭州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被省农业厅作为重点茶旅路线推介。同年,对黟县黑茶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授牌,提高了徽茶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协会还积极推荐龙头茶企参与省著名商标,省名牌名品、中国驰名商标等推选工作。为引导茶企走出安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近年来,协会积极推荐茶企参加杭州、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茶博会及农产品交易会,组织茶企参加2015年米兰世博会,并主办“徽茶主题文化展”活动。开展了“2018一带一路中国徽茶欧洲行”活动,茶企通过出访学习,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为徽茶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省茶协积极为中茶协收集、提供数据,推荐茶业百强上榜县、百强上榜企业。2020年,我省共有10个县荣获中国茶叶百强县称号、13家企业荣获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2、承办活动助推发展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何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开展系列活动,从而助推茶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协会思考并付诸实施的大事。近几年来,协会就如何加快徽茶产销对接、打通营销渠道上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基础上,2020年,省茶协承办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在第十三届茶博会期间,省茶协承办了“2020首届安徽评茶员职业技能大赛”、“2020首届安徽十大最美茶旅线路”、“中国绿茶高峰论坛” 、首个“5.21国际茶日”等活动。2021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省茶协成功承办了乡村振兴论坛、T20茶产业联盟论坛、美丽茶村评选等多项茶事活动,联合承担了招商工作,本届茶博会期间累计交易对接金额21.34亿元,比上届增加了11.44%。
3、融合长三角茶产业
茶产业具有地域相连、行业相通、产销相融、经济相关的天然优势。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不仅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现实作用,更对茶叶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为推进长三角地区茶产业向着融合共进的方向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繁荣,2008年,在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提议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茶叶行业协会正式签署了“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联合宣言》。2009年,形成了圆桌会议机制。2010年,成功地对接了“上海世博会”。2019年5月1日,“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的升级版“长三角茶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茶联盟)在上海市正式立。
“茶联盟”设立四个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产销合作平台,共同主办“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建立宣传、培育、推介茶品牌的联动机制。“茶联盟”设立工作协调会议制度。
“茶联盟”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做强长三角茶产业、振兴中华茶经济为目标,以服务产业发展,推进产销合作为己任,加强产业融合,提升产业规模,发挥连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培育产业品牌,搭建合作平台,倡导诚信守信,建立互信机制,引导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进步。在这一机制下,省茶协每年与长三角茶产业联盟在上海举办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助推产销对接。在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博会上,还成功举办了“2020首届长三角名茶评比大赛”。
4、开展调研建言献策
省茶协始终把企业的发展当作头等大事,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优势,了解行业动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内联外调,为企业献策,并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协会多次组织行业内区县茶叶主管领导和龙头企业负责人赴浙江、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茶叶大省考察先进典型,赴省内产销区调研茶情。如2017年初参加与省政协重点提案调研组,分别赴云南、贵州两省开展了省外学习考察,赴省内黄山、六安、宣城、合肥等省内四市七县开展了专题调研,从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的角度对省内外茶产业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积极建言献策,以书面报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省内,定期对我省春茶及绿茶、红茶、黄茶、茉莉花茶等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向省政府、中茶协等上级领导汇报茶产业发展情况,争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除了纵向调研之外,协会还积极开展横向融合。一是协会每年举办参与全国性的茶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圆桌会议,中国茶叶深加工领域食品安全和经济运行研讨会,全国果茶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等,同时协调各市县茶行业协会的社团作用,主动为徽茶企业发展鼓与呼。今年以来,省茶协应邀前往歙县、桐城等地调研座谈,为当地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多次参加省政协组织的茶产业调研座谈会,为茶企和产业发声。
5、提升服务茶企水平
受疫情常态化管理和国际大环境影响,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作为行业协会,应该引领行业发展,为企业排除困难。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采取了新思路、新做法,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一是引导徽茶企业设法与天津渤海交易所、浙江大宗商品交易所等新经营机构接触,探索期货、现货、电子商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二是引导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网红主播、以及线上展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叶展会。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协会举办了“新中国70周年徽茶荣耀颁奖盛典”,对安徽茶业战线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集体、个人进行表彰,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6、加强协会自身管理
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强化协会内部管理,加强团队建设,发布《安徽省茶叶行业诚信自律倡议书》制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根据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要求及协会《章程》规定,积极开展工作,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得到了省社团主管部门及国家相关茶叶行业组织的肯定和表扬,多次获得“优秀行业协会”和“百优社会组织”、“五A协会”等光荣称号。
二、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在行业内的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在产业引导方面缺少强有力的有效手段。
3、挂靠单位提供的日常办公设施、及办公条件相对有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协调、服务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
(二)发展建议
1、加强全省茶叶行业协会统筹融合,形成上下联动网络,增强凝聚力。省茶协推动、指导全省产、销区成立茶叶行业协会,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带动市县茶产业上新台阶。
2、在省茶业协会内设立成立“四大名茶”专业委员会,加强与国内优质品牌茶叶主产区和主销区政策、技术、市场等对接合作,建立完善合作平台和载体。
3、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委托和职能转移、向协会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加大政府职能委托、转移及购买协会服务力度。恢复省茶协作为在央视等新闻媒体上宣传安徽名茶的承办主体功能,提升宣传效果。
4、发挥省茶协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委托省茶协组织企业赴国内外、境内外参展,并给予政策支持。
5、协会加强与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衔接,实现统一网络化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出行业引导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
202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