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会情况简介
安徽省浙江商会于2002年8月正式成立,是安徽省首家异地商会。今年已是第五届了,商会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际”的精神,坚持“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原则,以办好商会、服务会员、回报社会为出发点,立足自身实际,谋求商会发展。商会工作获得了会员们的认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皖浙两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次受到皖浙两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表彰。2018年4月,被安徽省民政厅评为5A等级的社会组织。2020年10月,被浙江省工商联、浙江省总商会评为“优秀商会”。
目前在皖开展经营活动的浙商共有50余万人,在皖投资始终名列安徽省异地投资总额前茅,成为异地在皖投资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浙商在皖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约300亿元。近20年来,安徽省浙江商会始终坚持服务浙商、引领浙商,商会有呼,企业有应,拥有强大的同心共振力量,推动商会不断发展壮大。
二、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商会健康发展
安徽省浙江商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抓党建、聚党魂、夯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商会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意识,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每天微信平台转发“学习强国APP”的理论文章,交流学习体会;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业务骨干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加深党员对红船精神、对革命史的认识和体会,提升了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108位在皖浙商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举办为期三天的党史学习教育研习班,深入系统地学党史、明思路,进一步提升政治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首创了安徽非公企业走进党校学党史。
三、有高度、有温度地服务会员企业
围绕“六稳”“六保”,配合“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创新突破多项服务形式。加大走访调研会员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反映企业诉求,协助政企沟通交流。持续营造“娘家”气氛,密切与工商联职能部门联系,有重点地组织会员企业进行线上线下各类培训,真正为会员企业务实服务,让会员企业觉得商会是一个家,有关怀、有温暖。在网站、公众号和会员微信群中推送各级政府惠企政策,宣传和帮助会员企业关注领会与运用政策,正确分析研判市场,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政策送”活动的引导,帮助会员企业直接享受政府的各类资金补助和税收减免4000余万元,确保会员企业稳步高质量发展。
四、抓好会员发展工作,做好会员维权服务
会员工作是商会工作活力的源泉。我们抓住年初商会召开五届一次换届大会的有利契机,对所有新老会员的信息规范整理,建文建档。通过走访企业、参加和举办各种活动,向企业宣传商会,不断吸收优秀的在皖浙商加入商会这个大家庭。特别是在在皖浙商的维权方面,商会牢记服务宗旨,对来访维权的会员企业,耐心询问事件发展的经过,认真倾听企业诉求。坚持合理合法,加强对维权问题的甄别。广泛联系各方力量,畅通渠道,解决问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发挥好商会帮助企业维权的机制作用。通过秘书处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联系、沟通,部分企业的诉求已得到妥善解决。
五、扩大交流,抓住机遇,推进“双招双引”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浙商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中率先垂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县域科技发展示范点的建设。商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发挥“双招双引”作用,参加和举办各类招商会议。如引进杭州颐高集团在长丰举办“浙商长丰行”活动,邀请绍兴市工商联与合肥市工商联进行投资项目对接,协助合肥市政府引进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湖州市供销社旗下的浙北金瑞商业管理公司入驻合肥市等。
六、勇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热心公益慈善
商会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方案,开展了结对帮扶、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公益扶贫、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特别是安徽宝业建工集团设立的合肥宝业基金会近年来向社会捐助6000余万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反哺与回馈社会,荣获由长三角三省一市慈善基金会共同评选的“长三角慈善之星”称号。中环控股集团近几年累计向社会捐款8500余万元,董事长余竹云荣获中华慈善总会“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家”称号。
今年以来,商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如何整合各类资源为商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商会的作用如何发挥。
3.政府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让企业家感到安心舒服的营商环境,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建议: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商会的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活动,搭建有效的政企、政会沟通合作平台,帮助会员畅通与政府直接对话渠道。
2.完善各项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制度,让商协会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使商会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公信力和生命力。
3.提高商会会长班子的政治地位,积极推动参政议政,为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