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社区地处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东部,下辖6个住宅小区,湖畔家园小区为其中之一。老年人住户居多,其中大部分住户是皖能发电厂的退休老员工。为引导有意愿的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体系中,扩大基层治理格局覆盖面,将社区治理精细化为每一个小楼栋,以党建提纲挈领,有利于发挥楼栋内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化运作微治理
以党建引领楼栋治理,重点要发挥辖区党员的主心骨作用,促进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互联互动,凸显党在基层治理场域中的示范指引角色,确保党在意识上、行动上、组织上的全方位把控。社工经过前期的走访排查,了解到湖畔家园4栋共有老党员八名,其中骨干党员卢叔叔退休前曾担任皖能发电厂的党支部书记,自治意愿强,群众基础好,政治觉悟高,组织关系严密,适合作为先行试点,率先开展楼栋微治理探索。
恰逢庐阳区微公益创投计划—“近邻计划”的全面开展,庐阳区鼓励各社区以居民骨干为主体,承接各类主题的微公益创投项目。在社工的帮助下,卢叔叔成功申报了名为“幸福湖畔、情暖4栋”的微公益创投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示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居民参与楼栋自治,建立健全楼栋治理体系。项目着重打造微型自治楼栋,即选取一栋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居民骨干、积极分子组成一支楼栋治理小队,建立一个自治平台,通过鼓励楼栋居民进行集体议事协商,策划开展楼栋一系列暖心便民服务,拉近楼栋居民之间的关系,打造温暖4栋,促进楼栋融合,释放楼栋治理能量。
坚持党员带头,以骨干激发群众参与
“老卢,下午又要去哪里啊?”卢叔叔行色匆匆,路上不断遇到熟悉的邻居向他打招呼。“我去居委会开楼栋自治会议,你们也和我一起去吧!”卢叔叔答道,并热情的邀请社区老党员一起。这是发生在湖畔家园内常见的一番对话。
自从“幸福湖畔、情暖4栋”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开始以来,卢叔叔就开始走上了团队建设之路。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前,湖畔家园4栋的楼栋治理团队就只有三到四个人,且全部都是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不强。项目负责人卢叔叔深知楼栋治理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事,也不仅是党员这一角色的事,当务之急是需要扩大队伍规模,增强代表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楼栋治理。为充分吸纳楼栋内党员加入到自治队伍中,以党支部+党员户为党建引领的主要渠道,卢叔叔和社工为楼栋内八名党员挂上了“党员之家”的门牌,同时又在社区社工的帮助下,线上线下宣传招募到楼栋其他居民参与进来。以“党员户+居民”的形式,楼栋自治团队初步形成。卢叔叔给这支队伍起名“暖心灯”志愿者服务队,希望这支队伍能履行楼栋治理的责任,为龙灯社区居民带来暖心服务。
坚持协商共治,以平台凝聚共同意识
随着“暖心灯”志愿服务队伍的成立,湖畔家园楼栋自治队伍初现雏形。如何以这支队伍为支点,撬动整个楼栋居民都加入进来,关键是要激发楼栋居民的参与意识,同时搭建自治平台,规范相关制度和流程。在社区社工的帮助下,“暖心灯”志愿服务队在楼栋居民之间拉起微信群,每日在群内分享便民服务信息,使群内成员活跃起来。又针对楼栋各项事务,在群内征集居民的看法和意见。很快,在楼栋居民的共同提议之下,“暖心灯”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楼栋环境清理行动、睦邻公约制定、楼栋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居民对楼栋治理项目也敞开了心扉,主人公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自治工作的推进,线上沟通的局限性逐渐暴露,楼栋居民强烈要求能有一个线下活动的场地,作为楼栋自治的根据地。卢叔叔接收到这个意见,立即与社区党委、小区物业进行沟通,最终选定了社区党群中心的一间会议室,作为楼栋议事协商的空间。以此会议室作为居民议事厅,楼栋居民着手协商楼栋里的一件件小事,策划开展了一系列自治行动,有关楼栋的大事小事要征求楼栋全体居民意见,微信群内则沟通常态化。至此,湖畔家园4栋的自治平台正式搭建起来,楼栋共商、共治、共建氛围更加浓厚。
坚持需求导向,以活动打造自治局面
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效能,展现楼栋自治新面貌,湖畔家园4栋多管齐下,秉承着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楼栋事、楼栋议的原则,以系列活动构建楼栋治理基本面。湖畔家园4栋楼前环境较差,私拉电线问题严重,高空抛物现象屡禁不止。为了还给4栋居民一个干净的楼栋环境,经居民议事会决定,每月定期开展楼栋环境清理工作,清除小广告,搬离楼栋前堆积的杂物,避免蚊虫滋生,同时在楼栋里张贴睦邻公约,在微信群内提醒居民自觉维护自家门前的卫生,打造绿色楼栋。
在党员之家和居民议事厅里,楼栋定期举办读书会,邀请居民放下手机,一起阅读纸质书籍和报刊,丰富业余生活。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进一步打造“楼栋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氛,楼栋居民组织开展迎新春楼栋装扮活动。经过大家用心的装扮,楼道焕然一新。针对楼栋里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楼栋居民在议事协商会上一致决定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服务。在社工的协调下,“暖心灯”志愿服务队链接到小区的理发资源,为楼栋里十名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入户理发。除此之外,湖畔家园4栋每季度还会举办楼栋生日会,邀请楼栋里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在楼栋生日会上,不仅有生日蛋糕,志愿者们还会提前精心改编一支歌曲,在生日会上为老人献上。“谢谢社区,谢谢志愿者们,专门为我们过生日。”老人们握着志愿者们的手不住的道谢,整个生日会场其乐融融。
楼栋微治理,党员大作为。在“暖心灯”志愿服务队伍作为主体的楼栋自治队伍中,有八名成员都是退休老党员,他们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以党员身份带动楼栋微治理的进程。目前的楼栋微治理项目初步实现了选定一个试点楼栋、形成一支楼栋治理队伍、打造一个自治平台、提供一系列服务的楼栋建设体系。“我们之前搬来这里比较仓促,小区的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完善,像小区内没有车棚和充电设备,居民只好把电瓶车放在楼栋里充电,私拉电线的情况屡禁不止,居民们也不断在议事协商会上反映这个问题,但总是治标不治本。下一年,我们准备和物业公司召开联席会,看能不能把小区里的车棚和充电设施建立起来,这样不仅方便居民的出行,也净化了楼栋的环境,保证用电安全,杜绝安全隐患。”在被问及楼栋治理的下一步计划,卢叔叔如是回答。他还介绍道,湖畔家园楼栋治理项目未来将会以规范议事程序、扩大沟通连接、培育楼栋居民组织等内容为重点,着力打造庐阳区社区居民楼栋自治新风尚。(文/戴玲霞、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