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就是从今年9月开始,中小学学生将迎来一门全新的课程——劳动课!要求学生们在初中毕业后,除了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外,还从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真正的劳动,应该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今又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真是值得称赞好消息。
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充分发挥聚合种子及种植技术等资源优势,在建党百年之际特别推出了“谷谷爱·种子教育计划”项目,旨在面向少儿群体开展农耕自然教育,认识种子生命起源,融入自然,感悟生命,进一步增强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截至目前,已在合肥市牛湾、石湾、蚌埠路五小和铭传项目点开展水稻和小麦种植研学活动19次,受益学生700余人次。
为了让农耕教育项目服务惠及更多孩子和家庭中,今年3月底,基金会公开招募2022年“谷谷爱·种子教育计划”项目合作伙伴。经过项目评审小组认真评审、公示和核准,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合肥市瑶海区静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肥市庐阳区常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太和县益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4家,共同开展水稻和油菜种植系列课程,计划每家至少开展7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从研学活动中受益。
5月2日,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开展了水稻系列课程。首节课上,17组家庭在4位农场技术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来到长丰县下塘镇埠南村蒯正龙农场,体验了直播水稻的乐趣。 活动之余,小朋友们还品尝了鲜美爽口的桑果,领略了高俊挺拔的百年榔榆和白榆木,揉搓了清香怡人的黄蒿草,品食了酱汁甘味的豌豆果,欣赏了蝴蝶蹁跹和蜜蜂采蜜的曼妙与辛劳。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谷谷爱·种子教育计划”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劳动的荣光与快乐,以此丰盈心灵成长,协调综合能力发展,挖掘成长潜能。
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来吧,新时代的孩子们!让我们沐浴阳光,走近自然,在劳动教育的“土壤”里茁壮成长,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累累硕果,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