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基层治理典型案例选登2

日期:2023-09-07 浏览:

编者按: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是社会组织中最通民心、最接地气的一类,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践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0.59万家。2021年,省民政厅印发方案,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并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221家社区社会组织观察点。两年多来,各观察点结合所在社区(村)实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发挥为民、便民、安民功能,用心用情帮助解决“一老一小”等百姓操心事、烦心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江淮大地的浓浓“暖意”。现将有关事迹材料分批予以展示,供学习借鉴。

 

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幸福邻里便民联合会

一、基本情况

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幸福邻里便民联合会自202112月份成立以来,以鼓励和引导镇各社区、村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村社会组织规范化,促进社区、村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为主旨,为镇各社区、村提供便民服务。为丰富联合会的实践活动,积极与濉溪县社会组织联合会、刘桥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多个社会组织对接,共开展送温暖、演艺活动、工作宣传活动、全民健康活动、环境卫生整理等活动30余次,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二、待解决的社区问题或服务需求

刘桥镇彭楼村属于典型的采煤塌陷区。2014年,刘桥镇镇党委政府安排本村受恒源煤矿采煤影响的相关村庄进行搬迁到新区。截止到目前,在彭楼村委会的协调带领下,已顺利完成受塌陷影响的村民整体搬迁任务,近4000名村民搬迁至刘桥镇恒源路附近的三期和四期新村。一种居住的方式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邻里之间的矛盾也浮现出来了。以上现象镇、村工作人员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三、发挥作用具体情况

20224月,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幸福邻里便民联合会吸纳了“老贾工作室”为所属会员单位。工作室以原刘桥派出所辅警贾敬功命名,着力从事化解群众矛盾、调解民事纠纷、宣传邻里和谐工作,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贾工作法”。本着“以和为贵、有理让三分、公平公正化解纠纷”的原则,践行“笑、听、走、细”四字理念,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效果尤为彰显。

贾敬功曾在刘桥派出所担任辅警工作26年,期间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积累了在化解群众矛盾、调解民事纠纷、宣传邻里和谐方面一套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我的决心就是献身给党的群众工作事业,献身给党的人民调解事业,为群众排忧解难,一辈子做群众需要的人。”谈到自己和调解工作的不解情缘,贾敬功如是说。

在老贾调解过的案例中,一起医疗纠纷积案的化解让他记忆犹新。2019年秋,彭楼村一位信访群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成立不久的“老贾工作室”,反映法院判决后他迟迟领不到医疗赔偿款的揪心事。贾敬功耐心倾听,了解到事情原委后,积极走访被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除了四间门面房外,再无别的收入来源。而因为医疗事故,被执行人的诊所被取缔,门面房一直闲置。经过深入了解沟通,最终老贾提出,让被执行人把四间门面房提供给该信访群众使用来抵偿赔偿款,经过评估使用期限为八年,之后再归还被执行人,从而让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了这起长达七年的矛盾纠纷。

翻开记录着老贾调解生涯的一本本工作笔记,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多年来,老贾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运用扎实的法律知识和独具特色的调解技巧化解是非。

在参与多元解纷工作中,老贾还不断总结调解矛盾的一般规律,本着“以和为贵、有理让三分、公平公正化解纠纷”原则,形成了“笑、听、走、细”四字工作法:一是笑,矛盾双方当事人是带着怨气来的,面带微笑相迎,递上两杯热茶,就能够迅速拉近心理距离。二是听,尊重他人、耐心倾听,有时候双方当事人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话说开了往往事就好办了。耐心细致听不同人的说法意见,往往能够更全面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不至于有所偏颇。三是走,走进群众、走入心里,走进不是简单说笑,而是要带有解决事情的目的,一方面了解矛盾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态和所想所盼所求,这是在调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四是细,邻里纠纷,皆为大事,矛盾常常存在着积怨深、难处理等现象,这时候需要讲究细,用好细的经验技巧,在双方交谈过程中,细致听、认真捕捉双方能够退让的点。

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230余人次,调解纠纷100余起,解决群众各项困难18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10余次,有效惠及近5000名群众。20211214日,时任安徽省省委书记郑栅洁在淮北调研期间,第一站就来到“老贾工作室”,与群众调解员贾敬功亲切攀谈。“主要调解哪些矛盾纠纷?”“群众满意不满意?”他问得十分详细,并翻看调解卷宗和工作记录,对老贾总结的“笑、听、走、细”四字工作方法给予肯定并表扬。

四、经验启示

老贾作为退休辅警,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贾工作法”,在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濉溪县刘桥镇幸福邻里便民联合会作为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主动挖掘吸收“老贾工作室”作为会员单位,搭建社区、工作室和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链接社区资源,为“老贾工作室”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支持,在社区能人发现、培养、使用方面提供了经验借鉴。


淮北市相山区滨河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一、基本情况

滨河社区管理的滨河花园小区是淮北市政府安居房所在地,小区共入住居民4062人,其中60岁以上的369人、6-12岁儿童116人、残疾人107人。目前,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自行孵化培育的社会组织中,涉及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养老助残、安全救护、家庭建设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自主发展、门类多样、不同层次、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每年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活动210余次,参与活动的群众累计1500余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方面搭建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滨河社区探索推行“益联体”助力工作法,成功邀请社会组织加入,通过认领项目、实施项目,达到服务居民的效果。其中相山区爱心说唱团认领的是文“老年大学教学点”教育工作,组织学员骨干组建了“银灵合唱队”,并在重阳节活动中开展了首场演出,收获居民好评。淮北市唯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认领是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和儿童服务站两个项目,为居民提供经营家庭、守护婚姻、亲情照顾、亲子教育等服务,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淮北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中心认领的是助残服务和每个月的固定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身残志坚的奉献精神感染了辖区广大居民。相山区柏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认领的是养老服务项目,社区的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由其承接运营,现正筹备的建设新的服务场所,为辖区老年人服务打造新的阵地。相山区青年救援队认领的是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活动,他们经常联合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对来社区开展逃生、急救演练活动,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并提升了居民的救人自救的技能。

另一方面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探索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联合会积极引导辖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大批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在辖区居民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淮北市唯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认领的滨河社区儿童服务站项目,每个周末开展活动4次,全年累计192次,满足了孩子们的寓教于乐的需求。2022年重阳节邻居节活动,活动物资由社会组织和企业资助,让辖区空巢老年人体会到子女般的亲情关怀,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幸福的色彩。2022年春节,为了让辖区困难家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链接辖区企业资源慰问了20户困难家庭,为他们送来米、面、由、面包等慰问品,让这些特殊家庭在美好祝愿中过新年。


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孟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孟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以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助推孟庄社区美好社区建设。特别是在文体娱乐、困难救助、居家养老、就业培训等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作出了努力。

一、依托孟庄社区网格化建设,建立完善服务机制

孟庄社区是典型的矿退社区,群体多为老年人,为切实做好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孟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成立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一体化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自成立以来,联合会共开展社会公益活动10次,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专题会议5次,参与人次约460,慰问困难群众62人。在孟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引导下,居民增强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并与邻里在闲暇时间开展健身活动。同时为群众解决“多次跑、来回跑、反复跑”问题,做好社区居委会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居民群众认同感。

二、参与社区建设,助力社区治理实效

一是提供社区服务。联合会利用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活服务。如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提供关爱服务,制定了专人、专岗、固定日期的入户服务机制,提供各类上门入户服务73次。同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和有特长的会员共12名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等。

二是培育社区文化。联合会积极挖掘文艺爱好者、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组建了广场舞蹈队、太极拳队等业余团队,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举办送春联、创建文明城市、反诈骗、安全教育教等主题活动。

三是促进社区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制定固定走访日,收集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切实做到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成立以来,配合居委会化解矛盾纠纷29起,解决居民身边急难盼愁问题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