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基层治理典型案例选登⑩

日期:2023-10-17 浏览:

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提署社区百姓剧场

 

一、基本情况

当涂县姑孰镇提署社区百姓剧场成立于2013年初,共有器乐、舞蹈、黄梅戏、气功、京剧等7支队伍,注册登记志愿者146名是一支有组织、有制度、有阵地、有活动计划、有演出安排的志愿服务团队,常年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实行着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四自”法治运行模式。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以党建为引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辐射带动群众文化生活的发展,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间。

二是坚持创新链接资源。积极链接市级、县级社会组织资源。马鞍山市博瑞职业培训学校、马鞍山中爱精神病医院分别与凌云社区和提署社区结成共建关系。组织文化交流学习活动,取长补短提高成员艺术修养,促进观察点的发展与创新。

三是打造专门活动场所。社区为社会组织开辟出专门排练场地,并安装了舞蹈镜、把杆,配置音响、空调等设备,满足队员排练和日常活动需求。

四是结合热点服务社区重点工作。结合时事热点、节日庆典,在“建国70周年”“建党百年”“小区梨园”等大型活动和文化进小区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陶冶个人情操的同时,也为极大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探索“1314”工作法 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万春社区

 

万春社区成立于2012年,是拆迁整合而成的大型安置小区,9514户,目前入住居民1.7万人,饱和入住居民约3万人社区持证社工7人,中级1人。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路径,为实现社区微空间大治理聚合力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以平台为支撑,建强根结盘据的“孵化器”。成熟运作万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打造万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室、社工工作室、医养中心、科普馆、协商议事点,形成“一中心五点”式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供阵地支持。

2.“三微”为基石,优化精准有效的“培育机制”。形成“三微”培育机制,即社区微治理学院、社区微公益创投、社区微基金。通过社区微公益创投,以项目化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以社区微治理学院的运作,为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成立“春晓”慈善基金,发挥社区基金的钱袋子作用,这三项举措形成有效闭环,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3.以组织为依托,构建月明星灿的服务体系。加强外部引智力度。先后从社会引入5家专业社会组织加入社区,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链接周边企业、单位资源,打造党建联建共建圈。加大内部建设强度。先后成立幸福老营房、疫路同行志愿服务队、22栋自治小组等28个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4.以服务为根本,营造和谐如春的社区氛围。实施居家养老、科技科普、社区协商、文惠万春、邻里守望五类服务。重点打造“邻里守望、共建共治共享、共创平安、文化铸魂”四大项目,打造万春社区“向阳花开”服务品牌。

二、典型经验做法

创新推出万春社区“1314”社会组织培育工作法。即以“党建引领”为1个领导核心,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以“社区微治理学院、社区微公益创投、社区微基金”为3大培育方式,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形成1套完备的万春社区“向阳花开”服务体系,即《万春社区“向阳花开”志愿者管理办法》、《万春社区“向阳花开”志愿服务荣誉积分制管理办法》,将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退出、服务记录、权利义务、服务范围、个人及团队的物品回馈和荣誉激励都作了明确规定,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体系保障;打造“邻里守望、共建共治共享、共创平安、文化铸魂”4大项目,切实顺应居民需求,解决问题。


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李巷社区

 

一、基本情况

李巷社区面积1.1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7个小区,123幢住宅楼,共5537户,人口12000余人。社区党委下设十个支部和四个非公支部,党员474名,社区共有11个网格。李巷社区是芜湖市第三批和第四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自2019年起,芜湖市爱无疆社会服务中心入驻李巷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并为社区社会组织初期培育工作给予技术支持。2022年4月,区级财政投入10万元,并配备了必要办公设备,南瑞街道社工站正式成立并挂牌,社工站设置在李巷社区活动中心,另有功能室五间,配备了至少2名专业社工,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与管理

南瑞街道李巷社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发掘培育等工作的开展,整合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志愿者、兴趣爱好者等群体组建备案了14支社区社会组织,其中,文娱类5支、协商议事类3支、志愿服务类6支。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李巷社区严格按照社区社会组织章程管理文本,明确各组织性质和宗旨、业务范围等内容,实行规范化运作与管理。此外,李巷社区为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活动场所,并对需要使用场地的组织进行排班,实行场地使用签到制度,及时留存场地使用记录,做到了场地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二)社区社会组织参与路径

1.认领社区服务。在社区社会组织效用方面,李巷社区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主动认领社区服务,如小区志愿巡逻、困难群体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等。在此过程中,也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事迹,如“黑猫警长”巡逻队每周排班开展小区巡逻,主动承担社区环境卫生、居民生活安全等工作的排查与宣传;各个舞蹈队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开展“家庭剧场”为依托,主动配合社区开展走访慰问工作等。

2.参与社区协商议事。在社区治理方面,李巷社区全面打通了社区协商议事的脉络,以每小巷夜话、居民提案制、巡逻队等为发现问题机制,每月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由社区自组织、楼栋长、居民骨干、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议事,通过协商议事方式,征集意见和建议,了解各方需求与问题,协同多方力量共同解决。

3.申报微公益创投。李巷社区通过“提案制”开展微公益创投大赛,面向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等群体征集提案,支持和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微治理建设,动员居民深度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社区意识。如“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楼栋文明建设”,联动楼栋长,化“小楼栋”为“大治理”;亦有舞蹈队承办社区节日文化活动,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芜湖市繁昌区西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一、基本情况

西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于2022年3月,是繁昌区首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并荣膺芜湖市领头雁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服务、奉献、保持初心的理念,积极协助社区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及志愿者队伍培训文体娱乐、群团活动及其它公益活动;对老年、儿童、妇女及其他困难群体开展服务。目前已经上报备案10支特色社区社会组织

一、主要工作及典型经验

党组织引领核心围绕打造“红暖西苑”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四红”工作法,以党组织为引领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108名党员组成“先锋阵营”,敢于冲锋,为西苑社会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建立和发展贡献出“西苑红色力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内外资源并用充分挖掘资源向内组织实体培育机制。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推荐、能人发掘和居民自荐等方式,共挖掘居民骨干30余人。各种服务团队已涉及社区管理、公益服务、文化体育、困难救助等领域。向外聘请专家培训,共组织培训10余次,主题包括团队合作沟通、社交文明礼仪等,参加400余人,有效提升了志愿队伍领头人的服务能力。

围绕居民需求积极发挥作用。联合会精准聚焦居民需求,共开展服务15余次,累计参与800余人。围绕“邻里守望”开展“爱的家苑 感恩母亲节等开展志愿服务;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开展志愿者运动会,凝聚合作精神;围绕“共创平安”开展“护航中高考”活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围绕“文化铸魂”开展增进邻里和谐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