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章军,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陆剑锋,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唐建清,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机构总经理、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员杨巧佳,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刘茹,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站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河,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赖年悦,中国渔业协会品牌分会会长张福祥,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渔业协会会长、高级工程师沈学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菱湖分局局长潘奇锋,东方渔谷(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益顿,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以及安徽省水产学会会员、安徽省渔业协会会员、渔业企业代表、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次会议由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安徽省水产学会、安徽省渔业协会主办,强渔教育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渔歌子农业发展(合肥)有限公司、强渔快报、强渔视频承办,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网协办。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安徽省水产地理标志品牌的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安徽省水产学会学术交流报告会、研究生论坛学术交流报告等精彩纷呈的活动环节,进一步助推安徽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安徽省渔业系统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江“十年禁渔”取得了明显成效,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渔业经济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章军高度肯定了这些年安徽省水产协会和安徽省渔业协会所作出的工作成绩,他希望接下来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渔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交流合作、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渔业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安徽渔业实现繁荣、可持续的发展。
这几年安徽渔业不断书写新篇章,在全国、全省多个重大奖项中获奖,在诸多关键领域不懈探索和卓越突破,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陆剑锋认为,持续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次会议是安徽省水产学会和安徽省渔业协会首次联合年会,同期举办了首次研究生论坛学术交流报告,同时还特邀江苏浙江上海湖北等地水产专家共同为安徽渔业出谋划策,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在安徽渔业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生态环保的严苛要求,倒逼行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这波澜壮阔的变革挖掘中,学术交流与合作就变得更加重要,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陆剑锋表示,接下来安徽省水产学会将协同安徽省渔业协会,坚定不移的与全省水产产业同仁并肩前行,砥砺奋进,将不遗余力地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搭建更为多元化高效的交流平台,将持之以恒的强化人才培养,通过学术互动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行业培育出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梯队。
在新的历史时期,水产从业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表示,本次年会和理事会的召开,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共同探讨新的一年全省渔业发展之大计,为推动全省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长江禁渔10年”里,安徽省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水产品产量逐年攀升,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技术又有了新突破,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水产品品种繁多,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餐桌佳肴。同时渔业发展为渔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过陈静宏会长认为,目前全省渔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有待改善,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全省农业健康发展,还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他建议从事渔业工作的学者、企业家们,有义务和职业操守去配合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着力推动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提出了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渔业科技创新、配合渔业主管部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等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