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打造品牌项目 实施教育扶贫

日期:2019-03-27 浏览:

打造品牌项目 实施教育扶贫

(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

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是安徽省内小微企业家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并经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行业性社团组织。商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公益救助,把扶贫济困,协助政府参与脱贫攻坚作为企业家的职责使命、作为商会的日常工作来抓。

一、具体举措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商会的办会宗旨是“扶贫济困、合作共赢”。商会从党支部书记、会长到副会长、理事、会员,上下思想统一,把回报社会作为企业家应尽的义务,让每一位会员企业家认识到政府为我们企业家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安心创业发展、获得收益,我们企业家理应反哺社会。为社会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成立公益慈善中心。商会为把公益扶贫项目落到实处,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公益慈善中心,由常务副会长担任中心负责人,把公益慈善、协助政府脱贫攻坚作为商会的重要工作进行筹划,常态化开展。

二、具体成效

“我参与、我付出、我成长、我快乐”是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许成汉会长提出的办会理念。会员企业家们一直把付出当成一种快乐,只要社会上有救助的需求,大家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商会多年来参与多次孤寡老人、贫困大学生的公益捐赠。

(一)教育扶贫--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响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号召,商会特别制定了“教育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是商会公益扶贫的重点、亮点,已初见成效。2014年10月底,我会接触到北大王子舟教授和民间图书馆慈善公益项目,深受感动与启发。大家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扶贫,在商会班子成员多次走访、调研后,觉察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除了学点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外图书阅读方面确实非常匮乏。为了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多读几本适合的好书,我会教育扶贫项目—“民间图书馆”应运而生。

2015年5月,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捐建的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落成,全校师生欢欣鼓舞。这所学校是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学校图书馆的落成为孩子们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截至目前,我会陆续捐建了安庆岳西县毛尖山留守儿童中心民间乡村图书馆、六安霍邱县三流乡杨桥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滁州市章广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六安舒城县花园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滁州市来安县施官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滁州市大柳中心小学乡村民间图书馆等8所民间图书馆,累计捐献图书40000余册,使3000余名学子受益,同时资助特困学生200余人次。

以上几所民间图书馆的图书选择均由北大王子舟教授亲自把关,落成揭牌时王教授均亲自到场。老教授的善举、淳朴无私的大爱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商会企业家们。大家发誓一定要把这项惠及下一代的教育扶贫项目做好,发扬光大!

今年3月16日,商会常务副会长、慈善中心主任胡克城又带领几位副会长考察了肥东县杨塘小学,落实下一个民间图书馆选址等事宜。

(二)扎实开展医疗扶贫。在医疗扶贫领域,截至目前我会资助贫困老人80余人次,由会长亲自牵头帮扶肥西双枣社区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一对一包户对口扶贫。此举已持续四年,今年进入第五年。我会还曾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家救助大病及意外导致贫困的家庭。

事例一:救助阜阳蒙城篱笆镇代庄普通农民代道民。一起让人痛心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全家连夜搬离。举家借债20余万后,左右头骨因碎裂摘除的代道民被迫放弃治疗;1970年出生的壮年农民,如今几乎双目失明,记忆力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媳妇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一双儿女尚且年幼……在这个全家都绝望的时候,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安徽省小微商会向这个深陷人生泥淖的家庭伸出了救援之手。

事例二:救助寿县普通农民朱传健儿子。朱老师曾在合肥创办“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黄桥小学,给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上学的机会。学校停办后,朱传健又在家里为广大农民工兄弟提供夜托。朱老师的儿子不幸患了恶性肿瘤,家庭无力负担,商会企业家们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积极配合政府脱贫攻坚任务,持续开展产业扶贫、智力帮扶等项目,继续把“教育扶贫--民间图书馆项目”进一步做实,让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读到一本好书,计划将在江淮大地上贫困地区捐建100所民间图书馆,让万名以上乡村儿童受益。同时,把“小微力量公益基金”做大做强,号召更多的会员企业家捐款,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本着“善举在今天、影响在未来”的公益精神,我们将持之以恒、继续努力。相信安徽省小微企业商会在省民政厅的领导指导下,定会为社会公益扶贫、精准扶贫工作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