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党建引领 脱贫路更宽

日期:2020-01-02 浏览:

桐城市以基层党组织为龙头,强基础、抓成效,打造“支部+”党建扶贫新样板。 面向公路,背靠大山,院内是一排整齐的平房。2月25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桐城市黄甲镇葛湾村五保户集中安置点时,余仁全老人坐在火桶里和其他五保老人聊天、看电视。大门上的大红春联,让人感受到年的味道和新春的气息。在老人的带领下,记者看到10间相连的五保老人公寓里,生活起居功能一应俱全。 原来,村里10位五保老人分散在大山各处。“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我们以党建引领扶贫工程为抓手,争取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和社会捐助,在中心村附近,利用村集体土地新建起五保老人公寓。如今,老人生活、就医不便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党建引领扶贫工程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葛湾村党总支书记吴成彪说。 黄甲镇地处桐城市最偏远的黄甲山区,全镇8个村全是贫困村,1.39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6成以上。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脱贫工程。黄甲镇党委书记王凯红告诉记者,他们一是打造“支部+”党建扶贫新样板,形成“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火车头引领模式;二是通过增强党建工作对招商引资的推动力,把招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依托山区资源招商选资,吸引企业落户黄甲;三是创新“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机制。同时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全力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培训工作。该镇新建各类产业党支部4个,网格党小组31个,党员示范实训基地5个。 为此,黄甲镇坚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用活用好驻村干部,挖掘培养致富带头人,推动以党建促脱贫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全镇8个村“两委”正职中经济能人和致富带头人达到60%以上。全镇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32个,带动贫困户约1500户5210人,人均增收达1000余元。 2月25日中午,杨头村党支部书记、村茶叶合作社负责人王忠平正在走访种植户,查看茶树生长情况。“这几天,有群众在‘村民说事会’上提出,年初以来的持续大雪低温天气,会导致今年的茶叶减产。”为此,王忠平邀请茶叶专家来村实地查看,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他还多方联系,为茶农订购18万株茶苗,预计今年新增茶园60余亩。 杨头村地处桐城市海拔最高处,是桐城小花的原产地之一。以前,当地茶叶管理加工模式简陋,茶叶品质难以把控,销售方式也很原始,茶产业一直不成气候,可谓守着“金花”还顶着贫困户的帽子。王忠平带头联合农户搞试点,进而成立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以支部为主导,通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每年带动近20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我做梦都没想到杨头的茶叶能卖到七八百元一斤,而且还供不应求!”杨头村贫困户王大爷说道。 “党员带头示范引领,不仅让贫困群众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市场,更可贵的是鼓舞了大家脱贫的信心,从思想上消除了贫困的根源。”杨头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甘震说。通过讲好一堂扶贫故事党课、树立一批先进新典型,开展村民说事等方式,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 在向阳村,当地服装加工扶贫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有的负责往外运送加工好的服装。在这个两间教室大的车间里,当地30户贫困户在此务工就业,人均月增收1600元。 向阳村地处山区,距离城区较远,务工极其不便。为了让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向阳村党总支积极探索,采用“党小组+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建立扶贫车间党小组,与服装公司合作,将服装加工的缝纫工序搬到车间内,引导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到车间工作。同时,党员干部积极争取,为车间带来了稳定的生产订单。“扶贫车间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就业积极性。现在,这里不仅有本村的贫困群众,还吸引了邻村的群众。”村党总支书记朱立文说。 “现在,村里有很多脱贫致富的人都成了典型,编成了书。有了脱贫的好机会,我们也不能比别人差。更何况我的操作越来越熟练,收入每月都有提高。”裁剪工余金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